隅隙 การใช้
ประโยค
- 《文赋》,仲洽《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 1956年,慈幼会再捐资在本校西南隅隙地,兴建第三座校舍(即今日圣若瑟楼)。
- 《文心雕龙》在论述各家论文之后,给以一个总评,称谓“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 陆机《文赋》首次系统论述了文艺创作心理,自述要“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刘勰《文心雕龙》鉴于当时文论“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的状况,提出“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他们对审美文化出现的新问题作出了富有成效的理论创见,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美学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