เข้าสู่ระบบ สมัครสมาชิก

七趣 การใช้

ประโยคมือถือ
  • 后文七趣升沈,是未达道之差别。
  • 七趣三世,如旋火轮,皆炽然而生。
  • 则斯经也,可以辨识诸魔,破灭七趣
  • 而后广示七趣,详辨五魔,无非指示现前一念迷悟之差别耳。
  • 【出处】《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
  • 自今以后,发十愿,起三心,开明智性;报四恩,拔七趣,消灭障缘。
  • 十号三身,居然列目,四洲七趣,灿尔在掌”,为的是使后学者“免检阅之劳”。
  • 第五科广示七趣,第六科详辨五魔,真宗门中之明镜,所谓悬宝镜于高堂,胡汉俱现是也。
  • ,柱子上悬一本联:“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党”;“人以德量,三脱疑四圣,共证泥洹”。
  • 《楞严经》卷九:“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 世尊先令大开圆解,彻悟如来藏性,其中七处破识、二种根本、十番显见、二种妄见,以及后来论说七趣,示情想的升沉,广谈魔障,免行者于堕落。
  • 本经从开始修定前的信、解、悟、入之资粮位,到正行的修行、证果,整个过程,其间修行者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岔道(例如三界七趣)、以及困难的排除、岔道的避免,一一详细解说,令你不会为内外障难所困,不受邪魔留难,亦不堕为凡、外、邪、小,而一路直趋无上菩提妙壮严路。
  • 、三界七趣众生),令於圣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