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台 การใช้
- 凿台:战国赵地,在今山西榆次县南郭村。
- 《战国策?秦策四》:“韩、魏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上”即此。
- 石凿台阶梯形列布于山刃之上,沿石阶而上,即到达鸣凤山金顶。
- 如果想由上至下凿台阶,最容易的办法就是直接凿一串梯子状的台阶。
- 石凿台阶梯形列布于山刃之上,惊险雄奇,沿石阶而上,即到达鸣凤山金顶。
- ;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之城,胜有日矣,韩、魏反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上。
- 考《国策》高《注》云,凿台,晋阳下台名,凿地作渠,以灌晋阳城,因聚土为台而止其上,故曰凿台。
- 智伯相信韩氏、魏氏,因而攻伐赵氏,进攻晋阳城,胜利指日可待了,可是韩氏、魏氏背叛了他,在凿台杀死了智伯瑶。
- 中部填满碎石和泥土,表面由光滑的石灰石砌成,墓室是这样建造的,先在岩石上挖一口28米深的旱井,并凿台阶通到井底。
- 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之城,胜有日矣,韩、魏反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上,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
- 是凿台当在晋水上源,与此《注》所指之地合,而凿台又有凉台之称,此《注》原书必是凉台,传写者讹台为堂,而《御览》及《元和志》、《寰宇记》遂据改之。
- 1919年后马吉森等爱国商人们赎回矿权,恢复民族资本的完全控股,并将观台镇至丰乐镇的轻便铁路改建成标准轨道,安装2×1000千瓦发电机组,又开凿台寨、复兴等新矿井。
- 吴王相信越国,放心地全力攻齐,取得了艾陵大捷,胜利归来却被越王擒杀于三江之浦;智伯轻信韩、魏,与之合力攻赵,围攻晋阳,不料大胜在即,韩、魏两军阵前倒戈杀智伯于凿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