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柩 การใช้
- 须臾,尸柩至,方知其灵化。
- ”《汉书?师丹传》:“前大行尸柩在堂。
- ”《汉书?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车。
- 《礼记?丧大记》:“君吊,见尸柩而后踊。
- 又广盱营表,发人冢墓,断截骸骨,暴扬尸柩。
- 既葬旬日,霆震其墓,棺飞出百许步,尸柩零落。
- 壮其气概,启以世澄购其尸柩,乃获骸骨归葬之。
- 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
- 《北史?隐逸传?徐则》:“须臾尸柩至,知其灵化。
- 行台魏子建壮其气概,启以世澄购其尸柩,乃获骸骨归葬。
- 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甚矣!
- 若冢先穿陷或未殡埋,而盗尸柩者,杖九十、徒二年半;开棺椁见尸者,亦绞。
- 但魏氏东关之役,既失亡尸柩,葬礼无期,议以为礼无终身之丧,故制使除服。
- 又避日月星辰火光之下,神庙佛寺之中,井灶圊厕之侧,冢墓尸柩之傍,皆所不可。
- 长子忱,先在东都,王充破李密,忱亦在军中,遂遣奴负父尸柩诣东都,身不自送。
- 王乃收所生及继母尸柩,并立父形像,招魂迁葬讫,庐于墓侧,陪其祖父母及父母坟。
- 尸体);借尸还魂;尸车(载尸柩的车子);尸身(尸体);尸丧(尸体失落);尸葬(埋葬尸体)。
- 谓可听艾门生故吏收艾尸柩,归葬旧墓,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继封其后,使艾阖棺定谥,死无所恨。
- 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京师人家有丧,无论男女,必请阴阳生至,令书榜书,盖为将来尸柩出城时之证也。
- 书云:凡大风,大雨,大雾,雷电,霹雳,日月薄蚀,虹霓,地动,天地昏冥,日月星辰之下,神库观之中,井灶圊厕之侧,冢墓尸柩之傍,皆所不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