เข้าสู่ระบบ สมัครสมาชิก

屯田客 การใช้

ประโยคมือถือ
  • 屯田客向国家交纳很重的屯租。
  • 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
  • 屯田客初专以农桑为业,不负担力役、兵役。
  • 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屯田客
  • 吴亦推行屯田,主要以被征服之山越人为屯田客
  • 。当时的户口分为三种:普通民户、屯田客、军户。
  • 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复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
  • 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实行军法部勒式管理,应该纳入兵制研究的范围。
  • 三国魏文帝以后,屯田制度逐渐破坏,屯田客遂成为官僚大族依附农民。
  • 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开始屯田,其劳动力为招募而来的农民,称屯田客
  • 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经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毁灭性破坏。
  • 屯田客(农民)按军事编制固定在土地上,一般不服兵役和徭役,专门从事农耕。
  • 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
  • 具有兵家、屯田客双重身份,受双重剥削和奴役,他们的社会地位略高于奴婢而低于平民。
  • 在文章中,他提出三国时期的州郡领民、屯田客、军户这三种领民是分籍分属的,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之下。
  • 也通过复客方式,赏赐给世族豪强大量佃客,其中不仅有屯田客,也有编户农民,吕蒙破皖城后获赐的是寻阳屯田六百户。
  • 并且不论是佃兵(军)或屯田客(民),由于他们的劳动生产得受政府设置的农官的直接管辖,身分因而降落,走上了农奴化的道路。
  • 曹魏时期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在魏末逐渐被破坏以后,公元264年,司马昭决定“罢屯田官,以均劳役”,把大量的屯田客和电四士卒转化为自耕农。
  • 曹魏初年?曾广泛推行屯田?把民田的租佃制度应用于官田?因此民屯中的屯田客及军屯中的士家身分地位?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特征?受国家的严格控制。
  • ตัวอย่างการใช้เพิ่มเติ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