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燮 การใช้
- 曾任南诏布燮(清平官名称)。
- 布燮,官名,其宰相也。
- 布燮,长和国使人。
- “思平,蒙清平官忠国六世孙,布燮保隆之子。
- 灭掉杨氏反叛后,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自称“布燮”。
- 现在尚未弄清的是,“大理国布燮高观音”究竟是哪一位高氏权贵?
- 因为高氏平乱有功,封高智升为布燮(即宰相),高升泰为鄯阐侯。
- 高明生与属下也以君臣相称,且与段氏国王一样设置布燮(相国)。
- “大理国布燮高观音”石碑一块发现于中国云南大理洱源地区的国碑。
- 古幢由大理国议事布燮(政府高级官员)袁豆光为死者高明生“圆功”而造。
- 为君,因功封为布燮,子高升泰为鄯阐侯,又乘势将子孙安置到“八府四郡”为官。
- 建于公元937?1253年,北宋大理国布燮(职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
- 专家指出:“大理国布燮高观音”石碑疑为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智兴遗物。
- 南诏最高行政长官统称“清平官”,六人七人不等,分别又称“坦绰”、“布燮”、“久赞”。
- “大理国布燮高观音”石碑以高浮雕加朱砂彩绘而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自然侵蚀,现在石碑表面的色彩已大部脱落。
- 其中一块疑似古代梵文的“秘文碑”尚在进一步研究破译,而另一块“大理国布燮高观音”石碑的研究则有了初步进展。
- 碑刻年款为“盛德五年”(公历1180年)的“大理国布燮高观音”石碑以佛教题材为主,刻有佛祖和侍从菩萨,线条自然流畅。
- 因所在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是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布燮(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
- 因所此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是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布燮(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
- ตัวอย่างการใช้เพิ่มเติ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