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记 การใช้
- “禅师既佩南宗密印,受圆觉悬记。
- 遂彰神化于葛陂,骋悬记于襄、邺。
- 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
- 笑符谶、何劳悬记。
- 通方忆大寂之悬记。
- 而郭沫若亦著《驳说儒》,予“悬记”以批判。
- 远公谓师被摈,过由门人;悬记五舶,于律无犯。
- 斯乃达磨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
- 后遵石屋清珙之悬记,归返华亭,筑室郭汇之阳,名为松隐。
- 清钱谦益《赠程穆倩序》:“凡吾所言者,皆异人悬记之所未及。
- 《坛经》大师事略说,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悬记六祖为肉身菩萨。
-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流。
- (术语)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灭后,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龙树。
- 吐蕃文《于阗国悬记》亦谓“其文字悉同身毒(印度),习尚大有华风”。
- 关于文偃到灵树的文献记载,各本不尽相同,但均收录有一段如敏的悬记。
- “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
- 三论的作者龙树论师应《楞伽》、《摩耶》等大小乘经的悬记,建立正法,这是人正。
- 祖即谓之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
- 由此可推测,思托以太子为慧思所转世,并以鉴真应太子之悬记而赴日弘传戒律,故撰述本书。
- ”慧可说:“不是我能预知,而是达摩祖师的《般若多罗悬记》中的‘心中虽吉外头凶’这句偈语就要应验。
- ตัวอย่างการใช้เพิ่มเติ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