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务 การใช้
- 而一切国计民生,皆视为末务。
- 诗文一道,在儒者为末务。
- 古以农业为本务,商贾为末务,故称。
- 安得谓商务为末务哉?
- 上命尚书省集百官议,如何使民弃末务本以广储蓄。
- 1.谓遵循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而舍弃浮华伪杂的末务。
- 》第六八回:“你做父亲,不令练习女工,反事末务!
- 清方苞《周公论》:“形胜者守国之末务,而圣人亦不废。
- 《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
- 《抱朴子?论仙》:“执太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世人犹?能甄别。
- 《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遂使良法美意,仍托空言。
- ”宋曾巩《与王深甫书》:“在官折节於奔走,悉力於米盐之末务,此固任小者之常,无不自安之意。
- 然深催夫读《性理》者,务为虚无幽渺,踏晋人清淡之习,视日用为粗节,薄伦常为末务,究之身失而心与具失。
-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设有哲人大才,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废伪去欲,执大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 ”章炳麟《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於表谱簿录,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 在《考信录提要》中,崔述批评清代汉学家“竭才于章句之末务”,同书中又斥责宋儒“殚精于心性之空谈,而不复考古帝王之事”。
- 哲人大才,应该“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废伪去欲,执太璞于至醇之中,遗末务于流俗之外”,而一些庸才近器,是不可能“开学之奥治,至于朴素”的,他们徒然“锐思于糟粕”,也不能“穷测其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