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 การใช้
- 次声波对成骨样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利用次声波异常信号预测发震时间及震级是十分有效的。
- 最后用visualc开发一套次声波探测系统软件,实现3点阵次声信号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 次声波的波长很长,例如台台风眼所产生的次声振动周期约秒0 . 250 . 125赫兹,波长便可达数公里。
- 目前次声波采用记录仪连续24小时观测记录其波形,还未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所以无法利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 首先设计一套数据采集系统,次声波信号通过传感器被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通过a d板将其转换为离散的数字序列,输入计算机。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对异常次声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 次声波的特点是衰减小,可作长距离传播,因此能够对大气进行大范围连续不断的监察,当结合其他的遥感资料一起使用,更可提供额外的关于大气结构的数据。
- 本程序支持3路次声波传感器信号的数据采集、动态谱分析及次声信号的相关分析、能计算波源的方位角、波速以及任意时间段的谱分析,并实时给出次声重力波的压力?时间曲线(即p ? t曲线) 。
- 本课题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采用用传感器阵列计算异常次声波波源的方位,这是今后预测震中位置研究的前提;并对次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有用的关于临震次声方面的信息,再结合其他的预报方法,作出准确的地震预报。
- 短临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由于对地震机理知之甚少,所以目前的地震预报着重于研究与地震有关的各种现象,诸如地应力、地电脉冲、电磁波、测震等等。由于次声波异常与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所以它是重要的临震预报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