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牍 การใช้
ประโยคมือถือ
- 【版牍】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 其制如版牍而高广,背施阴关,使众如一”。
- 成为书籍的代称,版牍多用于公文、信札之类。
- 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板写的书称“版牍”。
- 先后采用过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
- 版牍通常用毛笔、墨写的,写错了就用刀子刮削掉再写。
- 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
- 将“简”编连而成的整体叫“策”或“编”,将版牍捆在一起的叫函。
- 此话意为,超过一百字的文章写在简策上,不够一百字的文章写在版牍上。
- 版牍一般用来写短文章,往往一块儿版牍就是一篇文章,这也是和简策相异之处。
- ”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乃折坚木,负墉而庇之,其制如版牍而高广。
- 汉王充《论衡?卜筮》:“如蓍龟为若版牍,兆数为若书字,象类人君出教令乎,则天地口耳何在而有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