เข้าสู่ระบบ สมัครสมาชิก

祈报 การใช้

ประโยคมือถือ
  • 5.天妃行宫,郑和奏建官军祈报之所。
  • 祈报之义,对越之恢,皆足以昭垂万世。
  • 郑玄注谓:“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
  • 圣寿宝塔之东建造,作为船队官校旗军祈报酬谢处所。
  • 国以人为本,人以谷为命,故又为百姓立社而祈报焉。
  • ”又载:“岁以三月十八日,士女弗子者祈报,皆插花一枝。
  • 今虽阙冬至之祭,而南郊兼祈报之礼,理不容别有赛答之事也。
  • 自西汉以迄,我朝惠泽永著,祀无闻,似不足以申祈报而惬民隐。
  • 海向祈报告月就是杀贤凶手,二人商量后暂缓缉捕月,欲凭此找到真凶。
  • 明徐复祚《投梭记?约社》:“灵神鉴昭,一月月十风五雨年收好,当祈报
  • ”清侯方域《重修白云寺碑记》:“岁时伏腊,莫不思有所祈报,以答灵贶。
  • 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
  • 村人雨?雩赛祈报于斯,力役守望约束于斯,岁以六家主其事,鸣钟集众,无敢弗至。
  • 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 然神之灵无往不在,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乃于永乐十年奏建,以为官军祈报之所。
  • 崇聊以伸祈报之意,邀神贶而祝,有年也事既蒇应将输资姓氏寿x石使后之览者知其巅未,见好善义举之足多焉耳。
  • 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三次奉使西洋归国后,奏请在南山塔(三峰寺塔)旁建“天妃之行宫”,“以作官军祈报之所”,并建造天妃宫大井石栏。
  • 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奏请朝廷新建了南山天妃宫,作为“官军祈报之所”,还修葺了塔旁的南山塔寺;宣德六年(1431年)春,在天妃宫旁新建了三清宝殿。
  • 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时,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奏请明成祖恩准在长乐南山塔东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伟壮观的“天妃宫”,为船队官员祈报和谢神之处。
  • ตัวอย่างการใช้เพิ่มเติ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