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簿 การใช้
- 经战伐地,宽免租簿。
- 全名夏秋税租簿,宋朝农业税收登记簿。
- 《元和圣德诗》:“经战伐地,宽免租簿。
- 二税版籍又称税租簿、夏秋税簿、夏秋税管额帐等。
- 》:“经战伐地,宽免租簿,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 1927年冬,海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在这里举行数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焚烧田契471088张,租簿58027本。
-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明日早起来,区处家务,简较庄租簿书,分毫不爽。
- 北宋初?在各州府专设“形势版簿”?南宋时又改为在税租簿上用朱笔标明“形势”两字。
- 迫使须彦英交出了租簿、田契、借据和600多块银洋,并苦苦哀求告饶,表示“再也不敢与人民作对了。
- 中国史料的数据记录,大多零碎而欠明确;土地买卖?契、租簿、商号帐册等原始材料,则甚少存留。
- 随后,起义农民搜查了镇上20余家豪绅富户,将其租簿、田契、单据及房屋一起焚毁,还没收了典当的银元浮财。
- 接着,又召开了农军代表会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群众会议,并由段炎华、陈伯祺等6人组成工农法庭,对捕获的土豪劣绅进行审判,当场处决民愤极大者4人,烧毁了借据、田契、租簿等剥削罪证,群众欢呼雀跃。
- 11月15日深夜,二、三十名手持大刀、长矛的农民在钱振标、茅学勤率领下冲进后塍公安分局,砍伤了警察,缴获了一些枪枝弹药,然后乘胜攻入乡行政委员俞道聘的家,将搜出的田契、债据、租簿等连同房屋一起,付之一炬。
- 摘要作者通过研究日本及美国学术机构所藏晚清到1930年代苏州地区的地主文书,包括佃户名册、租簿、赋役书、收租者的信函以及地主租栈收租程序的文书,进而认为:中国的地主制度至少在1920年代初期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维持其生命力的一个极重要因素便是“租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