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祀 การใช้
- 高祖先禁群祀,山庙已除。
- 其议增修群祀,以祈丰年。
- 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城隍为群祀之一。
- 郊谓大祀,祀为群祀。
- 斋祓一心,遍祷群祀。
- 清代地方群祀之制。
- 还捐建县城群祀庙。
- 分而言之,郊指大祀,祀指群祀,社指祭地。
- 其余群祀之所,必在幽静,是以圆丘方泽列于郊野。
- 陛下求所以应天者,将止于减膳彻乐、分祷群祀而已乎?
- ⑷?祭:隋唐以后,封建帝王的祭典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
- 如隋代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
- 群庙如先医庙、火神庙;群祠如贤良祠、昭忠祠,皆在群祀之列。
- 由于这里佛、道共处,杂神群祀,香火鼎盛,清初俗称“大庙”。
- 如嘉?之诏,则太祖地示已不与祭;元丰正祀典之诏,则悉罢群祀。
- 《隋书?百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
- 《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二亦称清顺治(1644-1662年)三年(1666年)敕封显佑通济之神。
- 如《清通考》?除仍《通考》二十四门分类外?又加群庙?群祀两考共二十六门。
- 凡大祀用牲,入涤九旬(一旬为十天);中祀用牲,入涤六旬;群祀用牲,入涤三旬。
- 可见,由宋以后,各个朝代都在飞来岗上修建殿宇,形成道佛共处,杂神群祀的古建筑。
- ตัวอย่างการใช้เพิ่มเติ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