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诲 การใช้
- 汝当以道规诲,使知君父之义。
- 卿等各率所知,以相规诲。
- 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
- 今承规诲,敢不敬从。
- 风采峭整,动有规诲。
- (18)规诲:规劝开导。
- ,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
- 爰降曲恩,祖行宣室,亲承规诲,事等言提。
- 【注】彤管,赤管笔,女史记事规诲之所执。
- 【事例】:无由复得动相规诲,宜~,思而后行。
- 史为书(15),瞽为诗(16),工诵箴谏(17),大夫规诲(18)。
- 卿等可尽心规诲,若动皆由礼,则宜赞助,事有未当,必须力言。
- 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诲,老幼多传诵之。
- ”《陈书?宗元饶传》:“元饶劾奏曰:‘爰降曲恩,祖行宣室,亲承规诲,事等言提。
- 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
- 洪武26年(1393),兼太子宾客,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为东宫大臣之一,并发给双份俸禄。
- 其职掌入内阁,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献告谟猷,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备顾问,平庶政。
- 再从古之“小说”的功能来看,《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云:“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公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
- 秦汉时,东宫官制度初具规模,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或作洗马)、舍人;有詹事掌管太子家,设丞,辖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还有太子宾客赞相礼仪,规诲过失,但未作为官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