เข้าสู่ระบบ สมัครสมาชิก

诃陵国 การใช้

ประโยคมือถือ
  • 诃陵国,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
  • 南海诃陵国人。
  • 而“诃”这个姓氏确有,出自隋、唐时期官称以及诃陵国
  • Hēlíng guóㄏㄜㄌㄧㄥ?ㄍㄨㄛ?诃陵国诃陵国)古南海国名。
  • 在《唐书?地理志》中也记载有地名:“广州东南海中有诃陵国
  • 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诃陵国分界,交趾郡为邻。
  • 僧会宁欲往天竺,路经诃陵国,遂共译大般涅?经后分二卷,寄归交州。
  • 义净之外,先在诃陵国的是会宁,而由狮子国转往耽摩立底国的是大乘灯。
  • 第二个渊源:源于夷族,出自唐朝时期婆利婆利国与诃陵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唐朝时,爪哇国改称诃陵国,旧唐书有记载道“竖木为城,作大屋重阁,以棕榈皮覆之。
  • 五、海路:广州??室利佛逝??诃陵国??麻六甲,到耽摩立底国,或经狮子国,再转往印度。
  • 742年,不空到达南海郡(今广州市),乘船经诃陵国(今爪东部)而到狮子国,途中历经大风恶浪。
  • 公元10世纪前期至末期,宋朝时爪哇岛上有三个国家:塔鲁纳国在西部,诃陵国在中部,东爪哇在东部。
  • ”按史籍《新唐书》的记载,“诃陵国有文字,有星历,王居?婆城,其祖延吉东迁至婆露伽斯城,属国二十八。
  • 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僧人辨弘,新罗僧人惠日、悟真也曾从惠果学习密宗教法,因此,青龙寺盛名远播海外。
  • 他先到广州率弟子含光、惠銎等僧俗三十七人,携带国书,于十二月附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中部),未满一年到狮子国。
  • 他先到广州率弟子含光、惠(工凡言)等僧俗三十七人,携带国书,於十二月附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中部),未满一年到狮子国。
  • 后两国密切佛教往来,互通商埠,有大量诃陵国人留居唐朝,按汉俗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今福建泉州、海南琼州、广西北海仍有其后裔子孙,称诃氏、花氏,读音作hē(ㄏㄜ),今大多音讹为huā(ㄏㄨㄚ)。
  • 诃陵国,就是唐朝佛教史册中所记载的诃陵洲:“益州成都僧人会宁于唐高宗李治麟德中期(公元664~665年)泛舶至诃陵洲停住三年,与诃陵国多闻僧若那跋陀罗共同译出《大般涅盘经》后,令小僧运期赍经送归唐王朝京师长安,唐高宗大喜,特赠小绢数百匹,重诣诃陵,将赠品报与若那跋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