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踵 การใช้
- 虽捐糜顶踵,尚未足仰酬万分之一。
- 为三章约法,甘糜顶踵,向先师祭。
- 能为春云蒸,暖意沃顶踵。
- 义命在沟壑,顶踵托烹炼。
- 亦且姑置之,且与?杖顶踵,接承而下。
- 夫杯酒谈宴,自糜顶踵(20),事理所必无者也。
- 《谢加职移知郓州表》:“顶踵捐生,未知夫上报。
- 纵捐顶踵,未报万一,乃躬履尊严之地,绝无诚敬之心。
- 宋楼钥《王大卿正己挽词》诗:“权舆周翰传,顶踵阜陵知。
- 并表示:“臣虽老怠,愿提一旅之师,以伸积愤,即捐糜顶踵亦所不惜”。
- 在松城危在旦夕的时刻,众多奇人杰士纷纷挺身而出,“不惜顶踵为家乡卫灾捍患!
- 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说明了沧州人民自古就尚义任侠。
- 有怍色者,深恐此法盛传,天下后世见视以公输墨翟,即非其数万里东来,捐顶踵,冒危难,牖世兼善之意耳?
- 七年,以最调祁阳,时从弟载文殉难广西,弟复驰书劝归,慨然曰:“死生命也,脱捐顶踵报国,是得死所也,何虑为!
- 每逢场日,男女老幼,手提肩负,顶踵相接,人场鼎沸,四面八方商客小贩云集于此,辐身筲箕湾、泸溪、荔溪、盘古等地。
- 三则豪情胜概,出之字清句隽(如裴度等三典),使全篇动荡多姿,“岂一味叫嚣者所能望其顶踵”(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