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惠 การใช้
- 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 是岂非圣清圣和之夷惠欤!
- ’曰:‘是夷惠之徒与?
- 这两人都是古代清高廉洁之士,常常并称为“夷惠”。
- ”王?运《<衡阳县志>序》:“还初超然,庶几夷惠!
-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 ’”汉班固《幽通赋》:“三仁殊於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刘韵珂和徐继畲在福建任上推行了对夷惠而对民猛的对外妥协政策。
-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夷惠之室;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
-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夷惠之室;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
-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孝文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诏以日易月,此谓夷惠激俗,适身而已。
- 以上说明,鸦片战争后,刘韵珂和徐继畲在福建任上推行的并非是对夷惠而对民猛的对外政策,而是推行了“明示德意,阴为钳制”的对外政策。
- 第二和第三座牌坊上题刻有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道中清权垂百事,行侔夷惠表千秋”,都是赞誉仲雍清廉淡泊,道德崇高的。
- 彼经所云,佛之大慈,劝进后学,欲墙堑二乘之径,而使普游于大乘之坦途也,非谓二乘之可轻也,犹曰“业儒者直学孔子,毋学夷惠”云尔,非谓夷惠之可轻也!
- “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这是在虞山东麓仲雍墓前“南国友坊”两旁石柱上的一副楹联,说的就是常熟名人、吴文化始祖仲雍道德高尚,持清廉,弃权贵,而名垂百世;他的高风亮节与古代逸士圣人夷逸、柳下惠相提并论,千秋万代受到人们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