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签 การใช้
- 有些物品名前粘有黄色浮签,注明其变动情况。
- 浮签是指一端粘在试卷、书册、文稿上,便于揭去的纸签。
- 在古籍里,“浮签”常常被写做“签”、“面签”、“签题”等。
- 书中多处贴有黄色修改浮签,有些满文词语旁用朱笔修改,全书约收996条词语。
- 档册中间或贴有黄纸浮签,上书“宣统×年×月×日上要去安××殿”等字样,标明其去向。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用印式附》:“该房送印时,须贴浮签于当印处,注明斜正等式。
- 部分物品名下粘有黄纸浮签,载有“宣统十六年九月十九日总管×××奉旨清查”字样,是一份复核档。
- 部分物品名下粘有黄纸浮签,载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某些陈设物品的变动情况,是一份复核档。
- “书签”,又称“浮签”,或称“书皮题签”,即书衣上所贴的纸签,也有用丝织品的,用以题写书名、卷数或册数。
- 重庆图书馆藏此书,有浮签题写“宋版论语,二册,值一百万元,邢仲采出售,重庆图书馆,一九五四,十一,廿三”三行小字。
- 书上多处有黄色修改浮签,上有“钦定”字节,书眉处也有“训定修改说明”,主要修改汉语音译借词,恢复满文原词或重新拟订满文词语。
- 此档册部分物品名上覆有黄纸浮签,上书“宣统十六年九月十九日,总管邵兴禄、张成和奉旨清查××”等字样,对于研究清宫各殿堂陈设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 此抄本虽衍讹舛误颇多,但经过清代大考据家王念孙等人悉心校勘,朱墨斑斓,浮签满纸,李璋煜辑其校勘成果成《大唐开元礼辨证》,附於全书之末,因此使之成为有关此书的重要研究成果,汇入本编,为学术界提供十分难得的资料。